欢迎访问宝应县残疾人联合会官方网站! 点击无障碍辅助浏览 | 无障碍操作说明
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宣传 > 文体宣传动态 > 正文
地址:江苏省宝应县白田北路19号
残联办公室电话:0514-8826 6895
邮编:225800
四十载无声耕耘!宝应聋人书画家赵维华以匠心画笔诠释 “劳动最光荣”
宣传维权部 2025-05-06 点击数:76 字体: 打印

近日,宝应老东门一面以哪吒为主题的奇幻彩绘墙火爆 出圈,成为备受瞩目的新晋 网红打卡点。鲜为人知的是,这幅惊艳众人的作品,竟出自57岁的聋人书画家赵维华之手。作为听力、言语二级残障者,同时也是宝应聋人协会主席,赵维华以40年如一日的坚守,用画笔诠释对艺术的热爱,为家乡增添独特的文化亮色。

赵维华是一名工艺品设计师,也是打样师傅,擅长在玻璃彩球、陶瓷等工艺品上作画。3岁时因医疗事故致聋的他,在6岁偶然接触扬州八怪的画作后,便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他四处求学,先后取得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证,并在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从此踏上了艺术与劳动结合的道路。十几岁进入福利厂画玻璃球,此后的岁月里,他辗转多家单位,始终坚守在工艺品设计岗位上。

工作中,沟通障碍是赵维华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与客户、同事确认样品图案细节时,听不清需求、难以清晰表达想法的困境,常导致设计方案反复修改。但他没有被困难打倒,逐渐养成用手机记事本实时文字沟通的习惯,还会请同事提前发送图纸说明,手绘多版草图供对方选择,成功化解沟通难题。2018年,他为国外客户设计的 冰雪圣诞系列玻璃球,在面对客户对色彩搭配的不满时,通过销售同事帮忙发送作品集和改良方案,最终赢得认可,还得以陪同老板参加次年广交会,这一成果成为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对赵维华而言,劳动节是特别的节日。他始终铭记老师傅 手艺人靠作品说话这句话,劳动不仅让他获得生存的资本,更让他以创作者的身份被社会看见。作为残障人士,他认为劳动是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安静世界里的专注与耐心能让他在绘画、篆刻等工作中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他也希望通过自身经历告诉更多残障人士,要沉下心学透一门手艺,积极参与残联组织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活动。

赵维华用他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生命的绚烂与坚韧。作品《高铁时代》代表扬州市入选中韩建交30周年济州-中国省市友好交流周开幕式残疾人美术作品集交流展;在江苏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残疾人展能节中荣获丝绸手绘项目第三名;省残联开展的残疾人书画摄影征集活动中,国画《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荣获美术类作品一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赵维华卓越才华的肯定,更是他自强不息、追逐梦想的生动写照。

赵维华用近四十年的时光,在工艺品设计的领域里默默耕耘,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无声的世界里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劳动赞歌,为残障群体树立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榜样,也让社会看到了聋人劳动者的无限可能。